tags: 病因 七情
pages: 134
情志活动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,故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。首先,五脏精气决定五脏情志变化。七情分属于五脏,以喜、怒、思、忧、恐为代表,称为五志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
说:“人有五脏化五气,以生喜怒悲忧恐。”五脏藏精,精化为气,气化为神。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,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
说:“肝在志为怒,心在志为喜,脾在志为思,肺在志为忧,肾在志为恐。”五脏精气的盛衰、气血运行的通畅,在情志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若五脏精气阴阳及气血失调,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。如《灵枢·本神》
说:“肝气虚则恐,实则怒……心气虚则悲,实则笑不休。”《素问·调经论》
说:“血有余则怒,不足则恐。”
其次,情志变化影响脏腑功能。情志变化过于强烈、持久,也可引起脏腑精气阴阳及气血运行失调,导致疾病的发生。如大喜大惊伤心,大怒伤肝,过度思虑伤脾,过度恐惧伤肾等。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,心肝脾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。